政 府 工 作 报 告
──在阳朔县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阳朔县人民政府代县长 钟 洪
(2011年8月17日)
各位代表:
我受县第十五届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2006年以来的五年,是抢抓重大机遇、应对重大挑战、经受重大考验、取得重大成就的五年。面对历史罕见的洪涝、雨雪冰冻灾害和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和支持下,科学应对、克难攻坚、开拓奋进,圆满完成了县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
(一)经济增长明显提速,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2010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56.1亿元,是2005年的3.1倍,年均增长20.8%。财政收入4.5亿元,是2005年的3.4倍,年均增长27.7%。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3.3 亿元,是“十五”时期的11.2倍,年均增长5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185元,是2005年的2.4倍,年均增长19.3%。农民人均纯收入6234元,是2005年的2.2倍,年均增长17%。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36.5:20.8:42.7优化调整到23.7:31.0: 45.3。初步统计,今年1-7月,全县地区生产总值22.6亿元,同比增长13%;财政收入2.94亿元,同比增长27.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8.9亿元,同比增长32.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216元,同比增长10.3%。今年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457元,同比增长27.2%。2006年、2007年连续两年荣获广西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称号,2010年获得广西科学发展十佳县称号。
(二)现代农业加快发展,新农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产业化促进市场化,以优势产业培植特色经济,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大扶持力度,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农业工作的若干意见》。财政每年安排“三农”经费占年度总预算30%以上,从2006年起每年专门安排1200万元(2011年安排4500万元)设立农业发展基金,制定特色种养补助贴息优惠政策,同时积极向上争取资金,大力扶持农业发展,农业基础进一步夯实。五年来,共筹措水利建设资金1.5亿元,组织开展水利建设大会战,实施了422处农田水利基础工程建设,基本完成了全县0.1个流量以上的水渠“三面光”建设,完成了阳朔垌等11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胡家源小流域治理、久大灌区节水配套改造渠系等建设,修建防渗渠道113公里,改善灌溉面积8.15万亩。建成饮水安全工程81处,解决了3.67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顺利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外业勘界面积 88.9万亩,打证66.1万亩。实施35个扶贫开发、水库移民工程项目,完成中南等8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工作任务,新增农机总动力7万千瓦。深化结构调整,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引进推广新技术32项、新成果22项、新品种20个。新增金桔、夏橙、砂糖桔为主的名优水果面积13.7万亩,特色养殖示范户650户。建立特色示范基地36个和扶贫产业化开发示范点3个,各类示范面积18万亩,参与示范农户6700多户。金桔、优质稻、漓江甲鱼等十个品种分别通过全国、全区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认证面积21.86万亩。金桔“三避”(避寒避雨避晒)技术由国家农业部在阳朔召开现场会向全国推广,国家和自治区有关部门连续五年在阳朔召开“三避”技术系列现场会或研讨会,阳朔金桔荣获农业部首批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金桔产业已培育成为全国种植面积最大、品质最优、经济效益最好的大产业。建成白沙水果二期市场和桂林市唯一的全国农产品价格即时显示系统,着力打造百万吨级水果批发市场,使之成为桂北最重要的农产品集散地。具有区域特色和较强市场竞争力的“一村一品”、“一乡一业”现代农业产业格局基本形成。五年来,我县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中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广西草食动物发展先进县、广西柑桔(金橘)避寒技术推广第一县、广西冬修水利先进县等称号,被确定为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中国品牌农业产业联盟发起人。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共筹集资金1.5亿元,完成750个自然村的新农村规划编制和50个新农村试点建设,建成长达百里的新农村建设示范带。形成了“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新农村建设模式。新农村建设工作连续五年获得桂林市一等奖。以金桔为主要产业的涵盖4个乡镇16个村委33个自然村总人口3.2万人的阳朔百里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万元,成为全区新农村建设的样板。
(三)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第三产业快速发展
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景点景区开发与保护取得了明显成效。五年来,投入资金30多亿元,实施旅游项目29个,建成了碧莲江景大酒店、河畔度假酒店等一批高档次宾馆酒店和图腾古道、迎宾画廊、县城夜景亮化工程等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全面启动十里画廊、漓江景区建设。成功引进新加坡瑞盛旅游休闲世界项目和“山水中国”旅游综合项目。进一步规范了漓江、遇龙河等景点景区旅游经营秩序。加大了旅游宣传营销力度,在国内主流媒体强势宣传我县旅游新产品,巩固和深化了与国内外旅行社的合作,大力拓展境内外高端客源市场。目前,全县有5A景区1个、4A景区3个、3A景区4个,按四星级以上标准建设并营业的酒店有10家,正在按五星级以上标准建设的酒店有5家,是全国A级景区、星级酒店最多的县。阳朔旅游的影响力和吸引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旅游质量和效益得到不断提高,旅游业活力进一步增强,逐步实现了由观光型向多元复合型转变,并促进了商贸物流、餐饮服务、文化娱乐等服务业的快速发展。2010年接待游客人数811.3万人次,是2005年的2.3倍,其中入境人数120.8万人次、留宿人数274万人次,分别是2005年的1.9倍、4.5倍;旅游收入31.5亿元,是2005年的5.7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亿元,是2005年的2.6倍。初步统计,今年1—7月,全县接待游客人数480.7万人次,同比增长28.8%;旅游收入19.8亿元,同比增长31.7%。五年来,我县先后获得中国旅游强县、中国最佳旅游目的地、中国文化十大休闲基地、建国六十年中国最佳文化休闲旅游县等荣誉称号。2010年6月被列为首批全国旅游标准化试点县。《印象·刘三姐》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是广西首件服务类的中国驰名商标。
(四)工业强县战略深入推进,工业发展取得新成绩
我们把发展工业作为推进全县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工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措施。从2006年起,县财政每年安排500万元作为工业发展基金(2010年起增加到800万元),推进工业发展。加快推进工业园区道路、供电、排污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煤电油运及治安环境协调服务,为工业企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同时,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建成了10000多平方米标准厂房,为招商引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五年来,争取上级政策性资金872万元,争取担保贷款800万元,有效地缓解了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使独峰建材、林威香业等骨干企业不断壮大。引进了果蔬保鲜、汽车配件、水上设备等一批工业项目,初步形成了与旅游和谐发展的工业格局。2011年我县工业集中区被列为自治区B类产业园区。2010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为33亿元,是2005年的4倍,年均增长31.7%;工业增加值9.7亿元,是2005年的3.8倍,年均增长22.7%;规模工业总产值16.6亿元,是2005年的7倍,年均增长66.8%。工业在经济中的比重进一步提高,2010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17.4%,比2005年上升了3个百分点。
(五)城镇化建设迈出历史性步伐,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启动新城区建设重大战略性工程。抽调780名干部组成征地搬迁工作组,仅用三个月时间基本完成了新城区征地和房屋搬迁补偿工作,实现了和谐征收、征用。在《阳朔县城市总体规划》获得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复后,高标准、高要求地编制了新城区《总规》、《控规》等规划,初步完成新城区道路、排水、电力、消防、通讯等11个专项规划。
大力推进城乡风貌改造。投资4亿多元对县城主要建筑和重要节点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和叠石、瀑布、喷泉等景观改造,在汽车站安装了大型LED屏幕。完成县城抗战路、乡镇集镇、桂梧高速公路、桂阳公路、漓江沿岸、百里新村及其他线路覆盖全县9个乡镇49个行政村140个自然村14000多户房屋立面改造。完成了兴坪镇小河背村等5个综合整治型村庄的建设,城乡面貌明显改善,更加彰显“小青瓦、坡屋面、白粉墙、木花格窗、吊阳台、石板(水泥)路”的桂北民居特色。2010年全区城乡风貌改造中期工作推进会在阳朔成功召开,我县荣获自治区城乡风貌改造二期工程优秀组织奖。
拓展深化“城乡清洁工程”。全面落实了工作责任制,启动了问责制,建立健全了县四家班子领导、部门联系治理“五乱”责任区等一系列长效管理机制。特别是强化了专业常态管理,增配交警协管员40名,城管队员由2005年的17人增加到现在的139人,环卫工人由2005年的151人增加到现在的600人,保洁范围覆盖县城、集镇大街小巷及漓江、遇龙河沿线。从今年起,县财政按农村人口每人每年10元预算安排清扫保洁费,实行定人、定时、定岗,扎实抓好村屯清扫保洁工作。城乡清洁卫生、城市交通秩序、经营秩序有了根本性改观,市容市貌焕然一新,分别获得广西第六、七届市容环境整治“南珠杯”竞赛优秀奖、特等奖,2008—2010年连续三年荣获桂林市城市综合考评特等奖。
(六)项目投资力度空前,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五年来,开工建设了一批事关阳朔未来发展的重大项目,是我县历史上建设重大项目数量最多、完成投资最多的时期。全县道路交通建设取得新突破。五年共投入6.9亿元用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全县乡乡通油路,99个行政村通车率达100%,公路密度达49.2公里/百平方公里,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农村公路建设的决定》等政策措施,推进农村道路建设。完成了20条共150公里通村水泥路建设。全县有63个行政村通上了水泥(油)路,占行政村总数的63.6%。完成了贵广高铁和阳鹿高速的征地拆迁工作,加强协调配合,确保国家重点项目顺利实施。桂梧高速阳朔段于2008年建成顺利通车。完成了321国道绕月亮山景区道路、葡高、阳普、福兴、八杨公路、百里新村水泥路、石马六十米大道、十里画廊道路和工农桥、金龙桥改扩建等交通重点工程建设。电力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五年共投入1.54亿元用于电网建设,改造变电站9座、台区254个,新(改)建线路218千米,实现了电网覆盖范围内的“户户通电”。项目用地保障有力,五年共新增建设用地4540亩,盘活国有存量土地1026亩,确保了全县项目建设用地需要。深入实施了县城污水处理、给排水、垃圾填埋、道路硬化及9个乡镇给水系统改扩建等一批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有效提升了城乡环境承载力。
(七)强化保护注重治理,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
采取有效措施加强饮用水源地水质保护、水污染治理和水生态修复工作,全县生态环境良好。全面启动漓江、遇龙河、县城水系综合整治。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达80%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8%以上;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有效治理农村面源污染。2007年我县荣获国家级生态示范区称号,2008年阳朔镇成为首批全国环境优美乡镇。全面完成自治区、桂林市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连续三年获得全市优秀奖。五年新建沼气池11561座,累计建有沼气池40235座,入户率达64.2%,名列全市12县前列。完成植树造林10.2万亩,义务植树350万株。以漓江“四化”(绿化、彩化、花化、果化)、百里新村彩化、村屯绿化为主的增绿工程得到了国家环保部、区、市党政领导的充分肯定。全县森林覆盖率达63.6%,城市绿化率达39.3%,2010年荣获广西绿化模范县称号。
(八)各项改革不断深化,财税金融招商工作取得新突破
国企改革进一步推进,完成了香料厂等五家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组建市政公司、城投公司等两家政府投融资平台。深化机关作风效能改革,成立了政务服务中心和绩效考评办公室。科教文卫、社会保障、财税体制、县乡机构等各项改革顺利推进。以增收节支为主线,从完善体制、培植财源、强化征管、控制支出入手,切实加强了财税工作,2010年组织财政收入4.5亿元,比2005年增加3.2亿元;非税收入比重从2005年的29%下降到18.1%,收入质量大幅提升。各项存款余额49.19亿元,是2005年的2.71倍;各项贷款余额27.2亿元,是2005年的2.5倍。居民消费欲望明显提升,信贷支持经济发展力度显著增强。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引进了新加坡悦榕集团、新加坡瑞盛集团、印尼大马集团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阳朔。累计新签县外投资项目40个,项目总投资120亿元,实际到位县外资金30.6亿元,年均增长166.1%。新增外商投资企业13家,实际利用外资2890万美元,年均增长54.4%。今年1—7月,招商引资内资实际到位资金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79.4%;外资实际到位资金1130万美元,同比增长318.5%。荣获2010年度广西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县称号。
(九)民生工程扎实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惠民政策落到实处。五年累计发放粮食直补、综合直补、生态林补助、家电下乡等涉农补贴2.1亿元;发放城乡低保对象生活保障金4500多万元;实施城乡医疗救助2645户,发放资金783万元;改造农村危房和因灾倒房3628户,为受灾群众解决救灾专项资金3600多万元。完成5000平方米廉租住房建设。从2009年起,农业生产用水免费。扎实开展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和农贸市场蔬菜残余农药检测,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
教育科技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多方筹措资金5160万元实施校舍安全工程、义教工程、西部寄宿制工程和教师周转房工程,拆除校园D级危房6.5万平方米,新建校园面积3.5万平方米,校舍面积6.35万平方米。学生资助体系不断完善。全面落实“两免一补”、大学生生源地信用贷款等政策,五年共资助学生4.35万人次2100多万元,为473名贫困大学生提供总额272.4万元生源地助学贷款。学校布局调整工作顺利推进。完成“两基”攻坚、职教攻坚任务。教育教学成绩不断提升。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加快推进,科普活动广泛开展。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广西“两基”达标先进县等称号。
卫生事业加快发展。初级卫生保健和妇幼保健工作有效开展,连续3年无孕产妇死亡和连续7年无新生儿破伤风死亡发生。城乡卫生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基层医疗条件、群众就医环境大幅改善。从2009年起,县财政为参合农民代缴住院统筹基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五年参合农民共报账65.8万人次,报账资金8570.7万元。扎实做好艾滋病、甲型H1N1、手足口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稳步推进基层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乡镇卫生院全面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让群众得到更多实惠。2009年荣获自治区卫生县城称号。
人口计生工作成效明显。目标管理责任制、“一票否决”制得到有效落实,抓好“阳光计生”、“诚信计生”和创建“两无一提高”工作,打造百里新村生育文明示范带,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连续保持了低生育水平,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自治区人口计生工作模范县等称号。县计生服务站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县级示范站,白沙镇、高田镇计生服务所荣获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乡级示范站,兴坪镇古皮寨村荣获首批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基层群众自治示范村称号,白沙镇蕉芭林村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协会村级先进单位。
文体生活进一步丰富。新春文化月、中外游客阳朔过大年、“四万(宫灯、灯谜、焰火、汤圆)”闹元宵、漓江渔火节等活动年年有创意、常办常新。深入开展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解决了全县9个乡镇767个村点2.3万户8万人听广播、看电视难的问题。投入资金860万元完成了5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72个农家书屋、106个农村篮球场建设。深入开展电影“2131”工程,共到农村放映电影5000多场次,观众达140万人次,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阳朔籍运动员李文全代表国家射箭队参加2008年北京奥运会,获得了团体铜牌的好成绩。兴坪镇荣获第三批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县文化馆和白沙镇文化广播服务站被评为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县志办荣获全国方志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社会保障取得新成绩。五年累计开发公益性岗位229个,帮助1854名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新增城镇就业13877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组织输出农村富余劳动力17000多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亿元。健全特困群体的社会救助机制,做好民政救济、城乡低保、五保供养、残疾人扶助、扶贫帮困、优抚安置等各项涉及民生的工作,抓好了冰冻雪灾、洪涝灾害、地质灾害等自然灾害及突发事件的救灾救济工作。灾后重建工作成效显著,农业、交通、电力、通信等迅速恢复并超过2008年特大洪水、雨雪冰冻灾害之前水平。
和谐社会建设扎实推进。高度重视信访维稳工作,积极贯彻《信访工作条例》,全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积极稳妥地处理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和产品质量、食品药品监管力度,全县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良好。深入推进平安阳朔建设,加强综治基层基础建设,建立和完善矛盾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开展大接访、大排查、大调解、大防控活动,化解各类矛盾纠纷12331起。强化安保警卫措施,确保警卫对象和重大节会安全,圆满完成了10多次重大安保任务,维护全县大局稳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启动“天网”工程建设,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特别是2009年打掉了白沙水果市场涉黑涉恶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40多人,公审公判28人,判处有期徒刑10年以上3人,畅通了水果流通渠道,增加了农民收入,有效地维护广大果农、果商的合法权益,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社会管理创新和公正廉洁执法不断深化,“五五”普法工作顺利通过区、市验收。2009、2010年连续两年荣获自治区平安县称号,五年来4次荣获桂林市信访工作先进集体一等奖,城关派出所被评为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武装工作进一步加强,双拥工作取得新成绩,荣获自治区双拥先进县称号,武警阳朔县中队荣获武警部队基层建设标兵中队和全军先进基层单位称号,并荣立集体一等功。
(十)政府自身建设得到加强,行政效能有了新的提高
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监督。认真执行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的各项决议决定,五年来共办理人大代表议案3件、建议761件,政协委员提案362件,满意率均达90%以上。努力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在完成县乡机构改革的同时,不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行政审批事项,大力推行政务服务、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全县行政审批事项办理比法定时间提速55.6%。切实加强廉洁政府建设。强化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规范财务管理、政府采购和建设工程招投标,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小金库”专项治理、行风评议和千人评议活动,干部廉政勤政意识进一步增强,工作作风进一步转变。
此外,全县各乡镇、各部门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阳朔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由于报告篇幅所限,不再一一列举,敬请谅解。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中央出台惠民政策最多的五年,是阳朔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的五年,也是全县人民获得实惠最多的五年。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得益于人大、政协的全力监督与支持,得益于老干部、老同志的深切关心和帮助,得益于全县广大干部群众的团结奋斗与扎实工作。在此,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奋战在各条战线上的全县各族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参与阳朔发展的各界人士和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看到当前发展面临的困难:从国际上看,北非中东政局动乱波及印尼,欧州和美国债务危机、日本特大地震引发核泄漏影响等,增加了全球经济发展不稳定因素。从国内看,通胀压力高位运行,生产成本持续增加,电力供需矛盾突出,经济增速回落。为加强宏观调控,国家又陆续出台了严控项目新开工、收紧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严格土地征用、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加息和上调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等政策,进一步加剧了我们加快发展的难度。我们自身也存在不少不足和困难:我县仍属欠发达、后发展地区,经济总量依然偏小;城镇化率仍然不高,城区功能配套有待进一步完善,县城停车难问题还比较突出;财政增收渠道还不宽,财政收支矛盾有待进一步缓解;农业基础设施不尽完善,农村经济发展不平衡;旅游服务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旅游秩序有待进一步规范;物价水平偏高,对群众生产生活带来较大影响;政府自身建设还需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有待进一步改进等等。对此,我们务必保持清醒头脑,采取更强有力的措施,认真研究解决。
二、未来五年的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
未来五年,是我县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但总的来看,机遇大于挑战,有利多于不利。一是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政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全面建成,桂林成为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为我县加快发展、跨越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二是我县被自治区确定为扩权强县试点县,为我县经济社会率先发展赋予了更多的自主权。三是随着全县境内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新城区等重大项目相继建设和竣工,将会极大地改善发展环境,拉动经济增长,增强发展后劲。四是县内主导产业正在提档升级,全县突破发展的思路明晰,抢抓机遇的意识强烈,加快发展的热情高涨,干事创业的劲头十足。这些因素对今后五年的发展不仅是十分有利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
根据县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今后五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打造世界级旅游胜地的战略目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动力,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城区建设和旅游标准化建设为重点,着力统筹城乡发展,着力改善民本民生,加快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开放的新阳朔!
站在新的起点上,我们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
——经济发展更快。到2016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12亿元以上;财政收入达到10亿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18.0∶31.8∶50.2,产业结构更加合理,服务业真正成为阳朔的主导产业。
——群众受益更多。到2016年,全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50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10000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3%以内。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保障体系。
——城乡面貌更美。县城新区基本建成,城镇化率达到48%。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农村基础设施显著改善,让更多的群众走水泥路、住整洁房、饮安全水、用清洁能、上卫生厕。
——和谐社会更好。义务教育进一步巩固提高,学前教育、高中教育基本普及;卫生服务覆盖全县城乡,人人享有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全面落实新形势下计划生育各项优惠政策,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网络、通讯实现村村通;城乡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社会大局稳定和谐,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实现上述奋斗目标,新一届政府在做好各项常规工作的同时将着力抓好以下几项重点:
(一)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四大工程”建设。一是大力实施“农村道路硬化”工程。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以上,实行以奖代补,大力支持通行政村公路提级改造和群众积极性高的自然村村道硬化。力争五年全面完成通行政村公路硬化和70%以上自然村村道硬化。二是大力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工程。针对农村用电普遍电压过低,很难满足需求的现状,我们将积极向上级争取项目和资金,同时采取多种融资方式,筹措资金3亿元以上,力争五年全面完成所有行政村、自然村台区、配变台、供电线路改造,切实让群众用上有保障、安全、放心的电。三是大力实施“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完成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摸清全县水利情况。抓中小型水库和山塘水库除险加固及遇龙河、金宝河、大源河等中小河流整治,加大水库移民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大力推进灌溉渠系改造,实施农村安全饮水工程,新建人口饮水工程200处,解决7万农村人口安全饮水问题。加快水利改革发展,力争通过5—10年的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明显滞后的局面,实现水利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四是大力实施“乡村清洁”工程。引导群众用好每人每年10元村屯清洁专项经费,每年安排专项资金1000万元以上,积极推进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逐步构建“户保洁、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营造整洁、舒适、优美的乡村环境。
提升特色农业规模和效益。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年产量12万吨左右。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巩固改革成果,完善配套措施。发展壮大以金桔、砂糖桔、夏橙等为主的水果业,以二元杂猪、三黄鸡、竹鼠、甲鱼、养蜂等为主的养殖业,着力抓好现代农业、生态农业、品牌农业的建设,巩固提升“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产业格局。一是实行规模化种养。以生产基地为载体,以专业大户为示范,以农业机械化为推动,不断扩大区域种养规模。二是实行标准化生产。继续推广“三避”、测土配方施肥、滴灌喷灌、无公害生产等技术。抓好出口果园注册登记。抓好黄龙病综合防治,确保全县柑桔产业安全。三是实行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逐步形成“合作社+农户”、“产业协会+合作社+农户”、“龙头企业+农户”等多种形式的经营模式。四是实行品牌化销售。加强农产品商标注册和品牌保护工作,注重农产品包装和深加工,增加农产品附加值。办好金桔交易会,促进农产品流通,增加农民收入。五是抓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大力维护农资市场秩序,严格把好农资产品市场准入关,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行为,严厉打击销售掺有高毒成分农药的不法行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打造新农村建设“四条”示范带。继续巩固完善百里新村示范带建设,在发展金桔主导产业的基础上,开发城乡互动休闲旅游项目。推广百里新村建设成功经验,以培育特色支柱产业为基础,重点打造百里漓江、桂阳公路、葡高公路、福兴公路沿线四条新农村建设示范带。百里漓江沿线示范带:继续深入实施“科学保护漓江”六大工程(漓江“四化”工程、沿岸民居风貌改造工程、生态护岸工程、“清洁免疫”工程、沿岸扶贫攻坚工程、旅游富民工程),重点扶持沿江两岸扶贫开发和现代农业开发,抓好列入国家计划的浪洲、土岭,列入自治区计划的垌村、屏山等12个整村推进贫困村扶贫攻坚工作。发展农家乐民居旅游项目,探索漓江生态补偿机制,使群众真正能参与效益分配。桂阳公路沿线示范带:巩固发展初具规模的花卉苗木产业,积极发展休闲观光农业,打造万亩花卉苗木高效农业示范带、旅游黄金通道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带。葡高公路沿线示范带:大力推广金桔、砂糖桔、葛根和三黄鸡、竹鼠等特色种养,发展宗教文化特色旅游,做好“山”、“野”文章。福兴公路沿线示范带:大力发展以沙田柚、柑橙、果蔗、淮山等为主的种植业,以生猪、甲鱼、杂交牛等为主的养殖业。为建设好上述四条示范带,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实行县领导包片,部门包村责任制。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扶持。设立新农村建设专项发展基金,制定激励政策,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建设合力。三是搞好产业规划布局。认真调研、科学谋划,明确示范带建设的总体目标、工作重点和工作措施。四是加强宣传引导,发挥农民主体作用。通过示范带动,全面完成全县400个普惠制新农村建设,将阳朔建成全区乃至全国新农村建设的典范。
(二)强化旅游标准化建设,推进第三产业发展实现新突破
抓住桂林建设国家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域和我县创建全国旅游标准化示范县的机遇,完善旅游产业要素,全面提升旅游管理和公共服务水平,提高行业服务质量,加快旅游经济转型升级、跨越发展的进程,着力打造世界级旅游胜地。到2015年,全县接待旅客达130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8亿元。
促进旅游产品提档升级。科学实施《阳朔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加快十里画廊沿线景区的转型升级,完善遇龙河核心游览区的基础建设,将遇龙河一带建设成为国内乃至国际观光休闲度假区的典范。完善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快阳朔漓江景区和十里画廊景区建设步伐并尽快封闭运营。加快瑞盛旅游休闲世界项目建设,提升旅游产品档次、填补旅游空白。启动漓江夜游工程建设,推进漓江下游开发利用。着力打造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商务会展旅游三大主体产品体系。发展更多以农业耕作果蔬采摘活动为主、体现参与性的休闲娱乐型乡村游,打造多条生态农业观光旅游示范带,建成国家一流乡村旅游示范区。
加大旅游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加强旅游整体策划营销,对阳朔旅游整体概念重新研究、整合和包装,融入文化体验、体育休闲、康体疗养、商务会展等新元素,提升阳朔旅游品牌形象。积极引进国内大型旅行社来阳朔设立分(支)社,充分利用大社宣传平台宣传阳朔。更加注重拉动国内旅游需求,继续加大在珠三角、长三角、港澳台等地区宣传力度,并把重点转移到北方地区,多渠道、多层次拓展阳朔旅游客源。按照“政府做形象推广、部门做渠道、企业做营销”的模式,以大台、大报、大网为主要宣传媒介,深度策划旅游宣传活动,举办一系列的民俗活动,强化“观光胜地、休闲乐园”主题形象的宣传,形成结构合理、客源充足的多元化客源市场。
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完善旅游服务标准化体系,全面推行旅游行业国家标准以及民居旅馆、乡村导游、徒步骑行、排筏、竹筏五个地方标准,有效推进旅游服务和管理与国际接轨。建立健全公共安全保障体系、旅游应急服务体系和各项安全管理机制。加大投入完善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快旅游公厕的改扩建和提档升级步伐,创新管理模式,旅游公厕管理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并给予保障。各乡镇集镇要建1座以上旅游公厕。改善餐饮、住宿、购物服务条件。积极引入国际知名品牌酒店、旅行社等战略合作伙伴,鼓励个人和企业在阳朔成立旅行社,鼓励旅游企业创建5A景区、五星级酒店,创建旅游服务品牌。强化旅游服务质量监管,建立长效机制,加大联合执法力度,整治和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坚决打击飞钩挂船、尾随兜售、抢客、霸客、欺客等行为!坚决打击“飞车党”!坚决打击非法排筏!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尤其是乡村导游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工作,杜绝对待游客粗心、粗鲁、粗暴现象,真正树立“来阳朔旅游的人都是客人更是亲人”的服务理念,把旅游业办成阳朔老百姓满意游客更满意的幸福产业。
加大发展现代服务业。依托旅游消费拉动,不断促进服务企业数量增加和规模扩大,完善服务业发展规划和重点行业专项规划。加大对发展服务业的投入,进一步健全城乡市场体系,扩大社区商业网点建设,加强市场监管,严格按照规划调整商业布局,建设城镇特色商业街,引进更多的品牌店、加盟店,促进餐饮、休闲服务业结构调整,提升档次。大力发展物流、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提升现代服务业水平。大力实施家电下乡、建材下乡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抓好农家店和配送中心建设,努力扩大城乡消费。
(三)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促进工业经济新发展
做大做强传统产业。继续发挥竹木产业资源优势,用新技术提高产品品质和附加值,走可持续发展路子。整治、规范白沙大理石开采、加工产业,引导其走集团化、公司化路子,不断做大做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产业,培育一批农产品生产、营销、加工企业,扶持一批带动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农业龙头企业,以阳朔特色主导产品为重点,构建“一产二产化,二产三产化”格局,形成现代化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突出阳朔自然生态和民族文化特色,加大对旅游工艺品的研发力度,形成“开发—生产—销售”的旅游工艺品产业链。
加快工业集中区建设。重点推进福利、白沙、葡萄三大工业集中区和金宝、普益两个工业集中小区的规划建设,完善工业集中区供水、供电、排污、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招商机制,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为重点,鼓励节能环保型、劳动密集型、高新技术型等企业到我县发展。努力消除妨碍非公经济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弊端和不合时宜的做法,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到2015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2.1亿元,年均增长17.8%;园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
培育发展总部经济。依托阳朔区域优势和宜居环境,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到阳朔建立总部经济研发基地,作为桂林总部经济走廊发展的次核心,逐步消除工业短腿,努力实现工业与旅游,工业与环境协调发展。
(四)全力推进新城区建设,高标准打造阳朔魅力新城
各位代表,新城区建设,面临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全县31万人民普遍关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尤为关心。加快新城区建设是阳朔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新一届政府将把新城区建设作为头等大事来抓紧抓好,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全力推进!要切实做好新城区征地搬迁安置扫尾工作,及时妥善解决征地搬迁遗留问题,确保新城区各项搬迁安置任务尽快完成。加快编制新城区各项修建性详规和施工方案设计。各项规划经评审通过后,必须严格执行,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随意变更,更不得以局部利益和个人利益为由阻挠破坏规划的实施!
今年年内,我们将开工建设新城区主干道88米山水大道(一期)及次干道揽胜路、朝霞路、兰溪路的建设,同步进行给排水、供电、燃气、通信等配套设施建设,确保群众的拆迁安置区和土地返还安置区优先进行建设。启动新城区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改扩建工程建设。明年上半年全面开工建设山水大道二期、兴福路、林溪路、临月路,启动矮山桥、揽胜桥等桥梁建设,开工建设行政中心、文体中心、医院、学校、农贸市场等服务性公益项目,启动新城区城中村改造,确保到明年底前打通山水大道,新城区路网框架初具雏形。(以上道路和桥梁名称均为暂定名)
新城区建设过程中的招商项目的引进、大额资金的安排、土地出让等重大事项实行集体讨论、科学决策,确保新城区建设稳妥、有序,依法依规实施。总之,新城区建设做到信心决心不变、政策规定不动、规划设计不改、工作程序不省、推进力度不减!力争到2015年,把新城区打造成面积达8平方公里以上、人口6万人以上的新区,成为集行政办公、休闲旅游、公共服务及生活居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国际化魅力旅游新城。
(五)加快老城区改造提升和重点乡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
按照“改善基础、优化功能、提升品位、塑造形象”的要求。完善老城区战略定位、产业布局规划修编工作。加快供水、排污、通讯、电力等管线下地和石马圆盘渠化建设步伐,实施县城小街小巷道路硬化,改造陈家山、阳航、鲤鱼井等片区,提升阳朔公园、县城水系功能。争取拓宽荆垭隧道,启动汽车站搬迁工程,逐步解决停车难问题。将整个老城区改造成为中外文化融合、凸显桂北民居建筑风格的休闲旅游文化街区,形成“大西街”、大景区。将历史文化名镇兴坪打造成阳朔旅游副中心。进一步完善各乡镇集镇给排水、道路、市场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深化城镇综合管理与执法力度,完善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水平。大力推进香樟华苹、国际乡村俱乐部、宇一艺术中心、白玉兰酒店、悦榕酒店、龙头山商住小区等在建项目建设,努力破解项目建设中的用地、规划、环评、资金、施工环境秩序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使其早日发挥经济社会效益。严格城乡建设规划审批程序,严肃查处违法建设行为。深入推进城乡风貌改造和城乡清洁工程,重视保护农村田园风貌、传统民居等自然和历史文化资源,继续抓好重点区域整治改造,力争通过3-5年的努力,使县城、各乡镇集镇及重点村(屯)面貌得到更大改观。
(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提升发展支撑能力
加强交通基础建设,抓好干线公路、旅游公路、通乡公路的项目实施,不断完善路网体系建设,重点加快阳朔—鹿寨高速公路阳朔段、阳朔—兴坪火车站二级公路,白沙经白面山、龙村至高田二级公路,遇龙河景区四级沥青公路及其他旅游公路的建设。对白沙至金宝、阳朔至普益公路进行改扩建。积极推动贵广高速铁路配套建设,将兴坪火车站建设成为贵广高速铁路沿线服务设施齐全、服务水平一流的客运站。加快港口码头等航道配套设施建设,实施龙头山、富安等港区改扩建,建设旅游客运码头4个、游客服务中心3个、便民码头8个。重点建设和改造一批市政、环卫等公共服务设施。抓好“三网融合”工程以及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
(七)做好财政金融工作,切实提高保障能力
建立完善对重点企业的保护、支持、监管机制,促进骨干财源不断发展壮大;多上税收贡献份额大、时限长的项目,不断夯实稳定增收的财源基础;盘活国有资产,增加财政收入。加强税收征管,严格执行税收法规,完善涉税部门(单位)的目标管理责任奖惩办法和财税部门征收奖惩机制,切实做到“有项目、有投资、有建设,就要有税收”。进一步加大争取外援力度,多渠道筹措资金,支持事关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事关长远财源建设的重点项目建设。严格预算管理,在坚持增收节支的基础上,拿出更多的财力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继续设立并逐年增加农业、旅游、工业发展基金,推动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政策,按时足额兑现干部职工工资和津补贴,逐步提高村级干部待遇,倾斜农业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的投入,加大基层组织建设财政扶持力度,逐步提高村(居)委、社区办公益性事业能力,切实让人民群众享受到更多改革发展的成果。发挥金融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引导金融机构支持优势企业和县重点项目建设,实现银企双赢良性循环。
(八)加强节能减排工作,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以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县为目标,不断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城镇乡村生活污染治理,加快乡镇污水处理厂和垃圾中转站建设。加强城乡饮用水源保护和森林资源管护,大力实施造林绿化工程,每年新增造林1万亩以上,至2015年,可建池户沼气入户率超过90%以上,森林覆盖率达到70%左右。完成全县80%乡镇的“全国生态乡镇”创建工作,80个“生态村”创建试点工作。强化节能减排工作,确保节能减排各项指标达到上级标准和要求。
(九)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不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保障体系。县财政继续代缴“新农合”住院统筹基金;城镇居民合作医疗统筹资金个人自缴部分,属城镇低保家庭,县财政全额代缴,其他居民,县财政代缴一半。抓好城镇保障性住房和农村危旧房改造。尽快启动并全面推进城镇居民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努力解决国有、集体企业和改制企业困难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问题。积极发展以养老、助残、救孤、济困为重点的社会福利事业。加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解决城镇困难群众就业问题。继续深化基层医疗卫生体制综合改革,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每个行政村基本建好一个卫生室,逐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工作,保障群众身体健康。以争创全国卫生县城为契机,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不断提升环境质量,创造舒适的人居环境,把我县建成一个真正的“长寿之乡”。
加快科教事业发展。加大科技成果引进和推广,提高企业新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能力。优先发展教育。加大教育经费投入,严格落实教育经费法定增长,严格执行从土地出让收益中计提教育资金的制度,确保教育投入大幅增加。加大中小学布局调整步伐,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快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每个乡镇至少建成1所中心幼儿园,全县学前三年入园率达75%以上。继续抓好义务教育巩固提高工作,扎实推进校舍安全工程、教师周转房等项目建设,建好一批农村寄宿制学校。整合普高与职业教育办学资源,完善职业教育中心建设。建成1所县级特殊教育学校。完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逐年招录新老师,改善教师年龄结构,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师资整体素质。扶持、规范和促进民办教育发展。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办好与山水齐美的人民教育。
加快计生文体事业发展。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严格执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全面推进“诚信计生”、“阳光计生”,全面完成家庭健康服务室建设,综合治理人口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促进人口均衡发展。认真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广泛开展群众体育活动。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支持和鼓励具有本地特色的民间艺术文化的发展。着力抓好旅游文化大舞台、漓江渔火节、福利“五月八”、白沙“六月二十三”、兴坪“九月十九”等特色主题活动,加快推进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农家书屋等“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构建功能齐全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创新群众诉求表达机制、利益调节机制和信息舆论引导机制。深入推进平安阳朔、畅通阳朔建设,着力构建立体化防控体系,深入开展严打整治专项斗争,重拳打击严重暴力犯罪、重拳打击恶意垄断销售行为、重拳打击“两抢一盗”、重拳打击涉黑涉恶势力犯罪和毒品犯罪活动。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人口管理和服务。完善应急管理机制和应急预案,提高突发事件的预警、应急处置和应急保障能力。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继续深入开展“大排查、大走访、大调解、大防控”活动,妥善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建立维稳工作风险评估机制,真正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切实做好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和双拥工作,不断增强军政、军民团结。
(十一)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坚持高效理政。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有序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创优政务环境,加强政务服务中心建设并向乡镇、村级延伸,建立三级政务服务网络体系,继续推行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不断提高办事效率,提高行政效能。建立健全抓落实的长效机制,强化目标责任制管理,全面实行绩效考核。
坚持依法行政。健全完善重大事项集体决策、专家咨询、社会公示与听证等制度,提高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积极支持人大、政协开展评议、视察活动,及时认真地办理人大代表批评、意见、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切实做到依法行政,提升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坚持廉洁从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完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突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自觉接受人大、政协监督,建立完善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质询制度和民主评议制度。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以及“小金库”和公务用车专项治理,严厉查处违法违纪案件,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打造廉洁政府。要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切实把有限的财力物力用在人民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上、用在特殊困难群体的帮助扶持上、用在推进改革发展稳定工作最关键的事项上。
各位代表,加快发展是我们共同的心愿,人民信任是我们前进的动力。让我们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凝聚全县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在阳朔这块富有魅力、充满活力的热土上,创造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开创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