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非煤矿山事故现场处置措施
1)事故现场应急处置要点
(1)迅速组织撤出灾区和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同时探明事故类型及发生的地点和范围,查明被困人员,组织营救;
(2)根据事故类型迅速采取措施,控制事态的进一步发展;
(3)迅速调集应急救援物资及食物、饮水,尽可能向被困人员提供生存必须保障;
(4)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采取其他保护措施。在火灾、放炮器材爆炸事故现场,应严禁明火,禁止或者限制使用能产生静电、火花的有关设备、设施;
(5)采取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故的必要措施。
2)现场紧急处置措施
非煤矿山事故常见类型为:边坡坍塌事故、中毒和窒息事故、火灾事故、放炮事故、放炮器材爆炸事故等。针对上述非煤矿山事故的特点,其处置方案要点分别如下:
(1)边坡坍塌事故处置要点
a迅速组织撤出灾区和受威胁区域的人员;
b确定边坡坍塌事故发生的位置和范围;
c明确事故发生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岩土性质,台阶与边坡的设计参数及相关气候条件;
d明确事故地点的危险因素,尤其是存在的浮石、险石;
e明确所需的边坡坍塌应急救援处置技术和专家;
f确定清除危险源的基本方法;
g确定受灾人员救助方案;
h在抢救、处理过程中,必须有专人检查、监视边坡情况,防止二次坍塌、事故扩大。
(2)注意事项
a在进行现场救护前,应对现场进行评估,如若有再次发生坍塌危险时,应先进行支护或采取其他加固措施,以避免造成二次伤害。
b详细全面地了解塌方事故发生的经过,了解现场中原有人数、现仍未抢救出来的人数。
c应急救护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必要佩戴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听从指挥,不冒险蛮干。
d备齐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车辆、担架、氧气袋、止血带、送风设备等。
e当核实所有人员获救后,应保护好事故现场。
(2)中毒窒息事故处置要点
a迅速撤出灾区人员,施救人员必须配备使用防毒设施,保证施救者自身安全;
b明确中毒窒息原由(有害气体的来源),有针对性的抢救遇险人员;
c明确通风线路,加强对充满有害气体的主要巷道通风,应急小组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反风。
d及时撤出因正常通风或反风而受到有害气体威胁区域的人员,准备处理事故所必需的设备、材料;
e在抢救、处理过程中,必须有专人检测有害气体浓度等情况,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故。
(3)火灾事故处置要点
a迅速组织撤出灾区和受威胁区域的人员;
b在起火原因、火区范围查明之前,施救人员必须配备使用防毒防火设施,保证施救者自身安全;
c探明火区地点、范围和尽可能找到起火原因,确定受困人员救援方案;
d迅速切断灾区电源;
e采取措施防止火区和火灾中产生的各种有毒有害气体向其他巷道和工作面蔓延;
f慎重选用灭火方法;
g在整个抢救和处理过程中,必须有专人严密监测有害气体及风向的变化,防止出现中毒窒息等次生衍生事故;
h明确通风线路,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反风。
i明确所需的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技术和专家;
j明确可能需要调动的应急救援力量及物资保障;
k明确井下可燃可爆物的数量和位置,防止爆炸事故发生。
(4)放炮事故处置要点
a必须在确定无二次事故的前提下,才能进入事故点;
b迅速组织撤出灾区和受威胁区域的人员;
c确定事故发生的地点和范围;
d迅速切断灾区电源;
e如为哑炮,应在放炮后1小时以后才能进行放炮点进行处置;
f排除现场危险物品,特别是附近易燃易爆物品;
g明确所需的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技术和专家;
h明确可能需要调动的应急救援力量及物资保障;
i确定受困人员救援方案。
(5)放炮器材爆炸事故处置要点
a迅速组织撤出灾区和受威胁区域的人员;
b防止二次爆炸和火灾事故的发生,确定事故发生的地点和范围;
c迅速切断灾区电源;
d明确爆炸地点的周围环境,特别要查明有无引爆其它爆炸源、有无造成火灾或有毒有害气体或液体泄漏的可能等;
e排除现场危险物品,特别是附近易燃易爆物品;
f确定爆炸后危险因素(火灾、有毒气体产生、大面积塌方、坍塌等)控制措施;
g明确所需的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技术和专家;
h明确可能需要调动的应急救援力量及物资保障;
i确定受困人员救援方案。
3)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根据非煤矿山事故的特点及应急人员的职责,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医务人员和其他不进入工作面区域的应急人员一般配备制式服装和安全帽、矿用靴即可;工程抢险、消防、侦检和救护队员等进入井下区域的应急人员应配备安全头盔、密闭型防毒面罩、救援防护服、正压空气(或氧气)呼吸器和防爆工具等。
4)事故分析、检测与后果评估
相关科技支撑机构负责及时检测有毒有害气体浓度,计算地质变化等应急救援所需的各种数据,以确定事故影响区域范围,并对事故造成的地质、矿区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2、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措施
1)事故现场应急处置要点
(1)组织营救和救治受害人员,疏散、撤离并妥善安置受到威胁的人员以及采取其他救助措施;
(2)迅速控制危险源,标明危险区域,封锁危险场所,划定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以及其他控制措施;
(3)立即抢修被损坏的交通、通信、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等公共设施,向受到危害的人员提供避难场所和生活必需品,实施医疗救护以及其他保障措施;
(4)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应禁止或者限制使用能产生静电、火花的有关设备、设施,关闭或者限制使用有关场所,中止人员密集的活动或者可能导致危害扩大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采取其他保护措施;
(5)采取防止发生次生、衍生事故的必要措施。
2)现场紧急处置措施
根据危险化学品事故可能造成的后果,将危险化学品事故分为:火灾事故、爆炸事故、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泄漏等事故。针对上述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其一般处置方案和处置方案要点分别如下:
(1)危险化学品事故一般处置
a接警。接警时应明确发生事故的单位名称、地址、危险化学品种类、事故简要情况、人员伤亡情况等。
b隔离事故现场,建立警戒区。事故发生后,启动应急预案,根据化学品泄漏的扩散情况、火焰辐射热、爆炸所涉及到的范围建立警戒区,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制。
c人员疏散,包括撤离和就地保护两种。撤离是指把所有可能受到威胁的人员从危险区域转移到安全区域。在有足够的时间向群众报警,进行准备的情况下,撤离是最佳保护措施。一般是从上风侧离开,必须有组织、有秩序地进行。
就地保护是指人进入建筑物或其它设施内,直至危险过去。当撤离比就地保护更危险或撤离无法进行时,采取此项措施。指挥建筑物内的人,关闭所有门窗,并关闭所有通风、加热、冷却系统。
d现场控制。针对不同事故,开展现场控制工作。应急人员应根据事故特点和事故引发物质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
(2)火灾、爆炸事故处置要点
a确定火灾发生位置;
b确定引起火灾爆炸的物质类别(压缩气体、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物品、自燃物品等);
c针对燃烧物,明确所需的火灾爆炸应急救援处置技术和专家;
d明确火灾爆炸发生区域的周围环境;
e明确周围区域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
f针对燃烧物,确定火灾爆炸抢救的基本方法;
g确定火灾爆炸可能导致的后果(含火灾与爆炸伴随发生的可能性);
h确定火灾爆炸可能导致的后果对周围区域的可能影响规模和程度;
i火灾爆炸可能导致后果的主要控制措施(控制火灾蔓延、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
j可能需要调动的应急救援力量(公安消防队伍、企业消防队伍等)。
(3)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泄漏事故处置要点
a确定泄漏源的位置,切断泄漏影响区域的电源,严禁烟火,划定警戒区域,迅速撤离受威胁人员;进入危险区域人员,必须按企业预案的要求配戴防毒、防火、防化个人防护用品和便携式有害气体检测仪;
b确定泄漏的化学品种类(易燃、易爆或有毒物质),泄漏方式,泄漏压力,储存总量;
c确定泄漏源的周围环境(环境功能区、人口密度等);
d确定是否已有泄漏物质进入大气、附近水源、下水道等场所;
e明确周围区域存在的重大危险源分布情况;
f确定泄漏时间或预计持续时间;
g实际或估算的泄漏量;
h泄漏扩散趋势预测;
i明确泄漏可能导致的后果(泄漏是否可能引起火灾、爆炸、中毒等后果);
j明确泄漏危及周围环境的可能性;
k确定泄漏可能导致后果的主要控制措施(堵漏、工程抢险、人员疏散、医疗救护等);
l气象信息;
m所需的泄漏应急救援处置技术和专家;
n可能需要调动的应急救援力量(消防、企业救援队伍等)。
3)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根据危险化学品事故的特点及其引发物质的不同以及应急人员的职责,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医务人员和其他不进入污染区域的应急人员一般配备过滤式防毒面罩、防护服、防毒手套、防毒靴等;工程抢险、消防和侦检等进入污染区域的应急人员应配备密闭型防毒面罩或正压空气(或氧气)呼吸器、防酸碱型防化服和防火服等;同时做好现场毒物的洗消工作(包括人员、设备、设施和场所等)。
4)群众的安全防护
根据不同危险化学品事故特点,组织和指导群众就地取材(如毛巾、湿布、口罩等),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疏散程序(包括疏散组织、指挥机构、疏散范围、疏散方式、疏散路线、疏散人员的照顾等)。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域时,应选择安全的撤离路线,避免横穿危险区域。进入安全区域后,应尽快去除受污染的衣物,防止继发性伤害。同时要做好治安防范工作。
5)事故分析、检测与后果评估
当地和支援的环境监测及化学品检测机构负责对水源、空气、土壤等样品就地实行分析处理,及时检测出毒物的种类和浓度,并计算出扩散范围等应急救援所需的各种数据,以确定污染区域范围,并对事故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3、烟花爆竹事故现场处置措施
1)事故现场应急处置要点
(1)组织周围群众撤离危险区域,维持现场秩序;
(2)查明危险源,封锁事故现场和危险区域。疏散撤离现场人员,设置警示标志,严禁一切火源、电源,防止静电火花,并尽量将易燃易爆物品搬离危险区域,防止次生衍生事故;
(3)尽快恢复被破坏的交通、通讯等公共设施,同时对事故进行清理,进一步创造抢救与处理事故的条件;
(4)设置警戒线,划定安全区域,必要时向周边居民发出警报;
(5)迅速调集应急救援物资及食物、饮水,尽可能向受灾人员提供生存必须保障;
(6)及时制定事故的抢险救灾方案,并组织实施。根据烟花爆竹事故突发、迅速、冲击波强,以爆炸燃烧为主,易产生二次爆炸的事故特点,密切监控事态发展,排除导致事态进一步恶化的险情。
2)现场紧急处置措施
烟花爆竹事故常见类型为:火灾事故、爆炸事故。针对烟花爆竹火灾爆炸事故的特点,其处置方案要点分别如下:
a迅速组织撤出事故区域和受威胁区域的人员;
b探明着火、爆炸区地点、范围和尽可能找到起火、爆炸原因;
c迅速切断着火爆炸区电源;
d设置警示线,封锁危险区域;
e采取措施防止火灾爆炸中产生的各种有毒有害气体扩散蔓延;
f确定重点防护目标(原料库、成品仓库等),防止出现爆炸事故;
g明确所需的事故应急救援处置技术和专家;
h明确可能需要调动的应急救援力量及物资保障;
i确定救援方案;
j在整个抢救和处理过程中,必须有专人严密监测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及风向的变化,防止风流逆转,出现中毒窒息事故。
3)应急人员的安全防护
根据烟花爆竹事故的特点及其引发物质的不同以及应急人员的职责,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应急救援指挥人员、医务人员和其他不进入事故影响区域的应急人员一般配备过滤式防毒面罩、防护服、防毒手套、防毒靴等;工程抢险、消防和侦检等进入事故影响区域的应急人员应配备密闭型防毒面罩、重型防化服和空气呼吸器等;同时做好现场毒物的洗消工作(包括人员、设备、设施和场所等)。
4)群众的安全防护
组织和指导群众就地取材(如毛巾、湿布、口罩等),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保护自己。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疏散程序(包括疏散组织、指挥机构、疏散范围、疏散方式、疏散路线、疏散人员的照顾等)。组织群众撤离危险区域时,应选择安全的撤离路线,避免横穿危险区域。
5)事故分析、检测与后果评估
相关技术支持机构负责对空气就地实行分析处理,及时检测出毒气体的种类和浓度,并计算出扩散范围等应急救援所需的各种数据,以确定污染区域范围,并对事故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估。
4、大型游乐设施事故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1)游乐设施几种常见故障的应急处理
大型游乐设施运行期间常见的故障有以下几种:
(1)设备运行时突然断电或发生机械故障,设备停止运转,导致乘客被悬挂在空中。
(2)滑行车在滑行轨道上停止,乘客被悬挂在空中。
(3)乘客在设备运行中出现不适状况。
(4)因操作人员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导致发生机械伤害、触电事故、高处坠落等意外,造成乘客伤亡。
(5)滑道中发生滑车追尾碰撞或滑行者飞出滑道。
针对这些经常发生的事故,采取及时有效的应急处理措施。
(1)设备运行时突然断电或发生机械故障,导致乘客被悬挂在空中。产生此种故障的原因有三种:
a供电断电。
b自动控制系统故障引起设备停运。
c设备机械故障造成停运。
断电包括电源断电或者电气系统故障断电。出现这种情况后首先应立即关闭设备电源总开关;操作人员通过广播等有效手段,将发生的情况告知乘客,防止乘客惊慌。操作人员按照每台设备制定的应急预案中的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d采用设定的最可靠的方法使座舱下降至上、下乘客位置,对于大型观览车一般要采用备用发电机进行疏导乘客。
e按照疏导乘客顺序,采用手动方式开启安全压杠、舱门等约束乘客装置或拦挡物。如果不能开启,要对约束乘客装置或拦挡物实施拆除。待全部乘客疏散后,要对乘客进行耐心安抚和进行必要的检查,对受伤的乘客,要立即送往医院进行治疗。由维修人员尽快进行故障处理,有故障的设备应立即停止运营。故障处理完毕,重新运营前,必须重新对设备进行检查、试运转,完全正常后方可重新投入运行。
对自动控制的设备出现断电故障时,首先通过反馈信号查明发生故障的系统、部位及原因,确定疏导乘客方法。如果设备可以采用“手动”模式时,用手动模式下降座舱,打开压杠或舱门,疏导乘客。如果“手动”模式不能正常采用时,应根据应急预案规定的步骤进行乘客的疏导。出现故障的设备要停止运营,对发生故障的系统、部位进行检查处理。
(2)滑行车在滑行轨道上停止,乘客被悬挂在空中
出现这种故障,首先关闭设备电源总开关,将发生的情况告知乘客并进行安慰,防止乘客出现惊慌。确定救援方法。一般情况下,在保证车辆不会滑行后,先将乘客有序的疏导下来,再将空车拉回站台。在特殊情况下,如果实在无法先下客时,在保证车辆、轨道、支架无损坏和乘客安全的前提下,可采取特殊可靠的方法,将车辆推动,使车滑回站台。对乘客进行安慰和必要的检查,对受伤人员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停止运营,查明发生故障的原因,进行维修。对故障比较严重并且经过大修理或改造的设备,应请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
(3)乘客有异常情况
操作人员发现乘客有异常情况后,应及时按下操作台或站台上的紧急停车按钮,使设备快速停运。如果是个别乘客身体不适或恐惧等异常情况,待设备停稳后,疏导出该乘客,进行适当的处置,并向其余乘客说明情况,在正常情况下重新运营。
(4)因操作不当或设备故障,导致发生机械伤害、触电事故、高处坠落等意外,造成乘客伤亡。
如果是设备运行出现的异常现象,应该按下紧急停车按钮,使设备快速停运。
因操作不当或设备重要零部件损坏或控制系统失效故障时,应该按下紧急停车按钮,使设备快速停运。应采取应急措施,将受伤者座舱先下降,救出受伤者,并送往医院进行抢救。向其余乘客说明情况,并快速将所有乘客疏导下来,安抚乘客。该设备立即停止运营,保护现场和已损坏的零部件,将现场情况向有关领导汇报,由相关部门组织人员进行事故调查、分析、处理。
2)预防措施
针对大型游乐设施在运转期间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应采取如下预防措施,避免事故发生,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1)设备维护人员严格做好日、月、年检工作,做好日常的维护保养,定期添加符合设计制造要求的润滑油,及时更换已损坏的易损件和重要零部件。定期维护好设备电气系统,及时更换易损坏的元器件,使用的产品应符合设计制造要求。备齐设备备件及救护用品。
定期组织对操作人员、设备维护人员的培训,使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操作人员严格按规程及使用说明书规定的程序操作,严禁出现违章操作。随时注意电气系统运行情况,一旦有异常现象,应立即停机检修,避免事故发生。定期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应急预案的演习。
(2)对于滑行车类设备的常见故障,新装设备设计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保证设计计算准确,并明确使用条件。制造安装要保证工艺和质量,保证轨道平整、顺畅,车辆运行平稳,试车应达到设计要求。并应严格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设计审查、产品试验和检验。在日常的维护保养工作中,及时更换已磨损超标的车轮、损坏的轴承、易损件。更换的车轮、轴承、易损件应符合设计制造要求。列车载客时,避免严重偏载现象。严格按设备使用条件运行设备,严禁在超过设计规定的风载及低温下运行。
严禁下雨或滑道表面有水时运营。服务人员应向滑行者讲明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并安排巡视人员、定点观察人员在危险点提醒滑行者。必要时,采取服务人员领滑、串车的方法,限制滑行速度。严格控制放车间隔距离,以防滑行碰撞。做好车辆和滑道的维护保养,及时更换磨损大的刹车块。
(3)针对乘客有异常情况下的预防措施,在乘客须知中应明确乘坐设备的人员身体限制条件,对于刺激性较大的设备,服务人员应对乘客讲明游乐设备对乘坐人员的身体条件的要求,尽可能避免不适应人群乘坐。在设备运转期间乘客出现不适,应及时停车放下乘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