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 全县土地总面积1436.91平方千米,以丘陵平地、石山为主,山地为辅。丘陵平地占全县土地总面积的59.20%,石山占29.17%,山地占9.91%,水面占1.72%。多样化的地形地貌条件,利于农业发展多种经营。但灰岩漏水性强,易造成干旱。境内天然山水风景资源极为丰富,十分有利于发展旅游业。但中低山、石山比重过大,平原、低丘比重过低,种植业的发展规模受到限制。全县耕地绝大多数土质适中,水、气、热条件好,适宜多种农作物生长。全县有7个土类、16个亚类、48个土属、126个土种。耕作土分为水稻土、旱地土两大类。水稻土主要有淹育性水稻土、潴育性水稻土,分别占水田总面积的40%和42%。自然土的表土和耕地土壤的耕层厚度多属中、薄层土壤,耕层12厘米以上占10.5%。土壤质地多为泥类,沙泥类、偏沙偏黏的面积小。土壤表层和耕层中,水稻土的有机质、全氮含量较高,速效磷、钾较缺乏。速效磷缺乏的占水田面积的44.8%,速效钾缺乏的占52.4%,偏酸的占24.3%,偏碱的占50.4%。旱地潜在养分含量中等偏低,速效磷缺乏,少数缺钾。在水田中,属潜育性、沼泽性占19.3%,石砾低田、锅巴田占4.32%。全县成土母质发育良好,适耕、适种性强,但土壤中有冷、烂、碱、毒、石、薄等障碍因素的不良影响。
【矿产资源】 县境已发现的矿藏资源,金属矿有铅、锌、铜、铁、锰、铝土,非金属矿有重晶石、大理石、石灰石等。铅、锌矿主要分布在兴坪镇的老厂、咸水、钟家、大源林场的宝峰山一带,储量60万吨左右。铜矿分布在金宝乡的大苏河口、小苏、三岔、陡厂河以及兴坪镇的老厂一带,储量约14000吨。铁矿主要分布在杨堤乡的下龙、高田镇的沙子溪、金宝乡的大桥一带,储量30余万吨。锰矿分布在福利镇的青鸟一带,储量30万吨左右。汞矿分布在高田镇的安定一带。铝土矿分布在杨堤乡的下龙、土岭一带,储量8万吨左右。大理石主要分布在兴坪镇的水洛、白沙镇的枫木坳、福利镇的屏山等地。重晶石分布在阳朔镇的樟桂和金宝乡的青龙口一带。石灰石遍布全县。
【水资源】 全县有水资源总量19.34亿立方米(未含客水过境流量),其中地表水12.52亿立方米、地下水6.82亿立方米。不同保证率的总量50%时为11.597亿立方米,75%时为10.084亿立方米,90%时为8.813亿立方米。开发利用率:可利用水量6.03亿立方米,现有水利工程可供水量2.15亿立方米。需水量(农业、工业、生活、其他用水量)1.18亿立方米。供需平衡(不同保证率)50%供1.544亿立方米,需0.921亿立方米;75%供1.41亿立方米,需1.0514亿立方米;90%供1.332亿立方米,需1.1亿立方米。缺水区域在北部区和西部区。全县水资源较为丰富,可满足工业、农业、生产生活用水需要。除地表水和地下水外,每年还有漓江54亿立方米的过境流量由北往南穿过,不但对全县工农业生产起到较大作用,而且为发展县内旅游业提供了可靠保障。但由于漓江沿岸和全县区域内植被较差,水土流失严重,每逢汛期易发洪涝灾害,再加上工农业用水均以粗放型灌溉,群众节约用水意识淡薄,大量浪费水资源,对生活、生产、旅游用水造成一定影响。
【动植物资源】 县境主要动物有170多种。其中,鱼类110种,两栖类7种,爬行类17种,鸟类21种,哺乳类18种。属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有穿山甲、果子狸、蛤蚧、麝等。野生植物主要有菌类、地衣类、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其中较珍稀的为灵香草、青天葵、月月桂、古巨榕、黄兰花、观光木、鸡屎杨梅、竹柏、长枝油杉等。